今年以来,特别是2月份局主要领导调整后,阜阳市司法局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,根据省厅年度合法性审查工作要点,认真查摆合法性审查服务政府依法决策能力的短板弱项,在智力支持、服务意识、制度建设、品牌创建等方面持续发力,着力提升合法性审查工作质效。
一、强化智力支持
(一)组建高水平的审查队伍。在市政府法律顾问之外,新组建由“法学专家+高校教师+专业律师”组成的合法性审查法律咨询委员会,根据实际需要,细化为五个专业委员会,为精准、高效提出合法性审查意见提供智力支持,进一步提升审查意见质量。
(二)加强府院联动。根据省《2024年“府院联动”工作要点》,邀请市中院推荐高水平审判人员参与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,从司法审判角度提出审查意见建议,保证政府决策内容依法合规,从源头上预防行政纠纷的发生。
二、强化服务意识
(一)转变审查理念。合法性审查不仅仅要“审的好”“审的准”,更要积极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,在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规定的框架内,更加注重合法性审查政治效果、法律效果、社会效果的统一。
(二)优化审查流程。主动上前一步,由单纯的“审查员”变身“助跑员”,指导帮助政府部门严格履行决策法定程序。开辟审查“绿色通道”,建立繁简分流机制,缩减审查时限,今年以来,市本级共审查各类政策文件41件、合同协议12件,参与处理重大疑难涉法事务18件,有力保障了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。
(三)加强沟通协调。市、县司法行政部门不断加强与本级财政、数据资源等部门的联系,健全公共政策“免申即享”“即申即享”前置审查协同机制,1至5月份,共审查涉企政策7件,均按要求制定颗粒化政策服务清单,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。
三、强化制度支撑
(一)健全制度规范。市政府出台《阜阳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》及《阜阳市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工作办法》《阜阳市重大行政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工作办法》《阜阳市重大行政决策风险评估工作办法》《阜阳市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办法》《阜阳市重大行政决策督查工作办法》《阜阳市重大行政决策后评估工作办法》《阜阳市重大行政决策全过程记录、材料归档和档案管理办法》《阜阳市重大行政决策咨询论证专家库管理办法》等八个配套文件,构建起阜阳市系统、科学、完备的行政决策制度体系,实现了对重大行政决策全链条、全过程监管。
(二)提升审查意见刚性。建立合法性审查意见“事后反馈”+常务会“会前复核”双重核验机制,确保合法性审查意见完全采纳,决策事项市政府审议时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内容。
四、强化品牌创建
(一)突出品牌意识。按照市委“学先进、补短板、树品牌”工作部署,指导各县市区司法局结合实际,开展乡镇(街道)合法性审查工作规范化、法治化建设,选树工作品牌。今年以来,各地不断涌现一批典型经验做法,如:颍东区建立合法性审查协作区制度,临泉县实行“线上线下”双指导模式,颍泉区开展“月统计、月考核、月通报”机制,颍州区常态化开展案例评查会。
(二)加强督促指导。市司法局常态会开展调研督促指导、季度分析评议和业务能力培训,3月份,首次组织市、县、乡三级合法性审查人员业务能力培训,480余人参加。截至5月底,全市乡镇(街道)司法所共审查各类规范性文件、重大决策、合同协议及其他涉法事务471件,为基层依法行政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下一步,阜阳市司法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合法性审查工作会议,特别是罗厅长的讲话精神,聚焦合法性审查工作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,重点做好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贯彻落实、法治化营商环境打造、乡镇(街道)合法性审查有效“全覆盖”、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、审查人员能力培训等方面工作,切实提高服务政府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,为法治安徽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贡献阜阳力量。(祝孟群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